您好,欢迎来到江西旅游网。
2025年07月26日,星期六 中国
地域特产
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特产资讯

江西永新: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开发销售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2月14日

近日,永新县委宣传部携手县文联,组织一批文艺志愿者奔赴三湾乡汗江村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以文艺为桥梁,深入挖掘农村产业发展背后的动人故事,借助文艺力量拓宽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汗江村坐落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是著名的 “三湾改编” 发生地,红色精神在这里世代传承。同时,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汗江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生态环境极佳。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让红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 “明星作物”,也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文艺志愿者踏入农产品加工基地,一幅热火朝天却又秩序井然的生产景象跃入眼帘。工人们全神贯注,熟练地按照生产流程,对红薯进行清洗、切片、蒸煮、烘干、包装等一系列操作。文艺志愿者们穿梭于生产线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手中的相机、笔记本,记录下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蓬勃活力。

在生产车间,文艺志愿者们与基地负责人展开了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了 “三湾红薯干” 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据悉,“三湾红薯干” 凭借其纯天然、无添加的品质,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汗江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采用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户大规模种植红薯。在种植环节,引入优质红薯品种,提升产量和品质;在加工环节,引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同时,完善仓储物流体系,为红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通过这些举措,汗江村的红薯产业逐步走向品牌化、标准化和规模化。

这座占地 600 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不仅配备了现代化的加工设备,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 15 个就业岗位,其中 6 个岗位由脱贫户担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汗江村的红薯种植面积突破 200 亩,年产量超过 60 万斤,平均每亩收益达到 2500 元以上。截至目前,我们加工的红薯干销量已达 5 万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实现销售额 160 万元。”

此次采风活动,让文艺志愿者们近距离接触了红薯干的生产过程,为他们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们纷纷表示,将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把在汗江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传播出去,助力当地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革命老区的甜蜜滋味。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相关推荐

玉山下镇镇:大豆摇翠蜜桃甜 特色产业绘就富民兴村新画卷

盛夏的玉山县下镇镇,田野间的忙碌与枝头的丰饶交织成动人的乡村振兴画卷。近年来,该镇锚定 “产业兴则乡村兴” 的发展路径,以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培育特色产业,让大豆、水蜜桃等 “土宝贝” 成为富民强村的 “金疙瘩”。

浮梁红茶借纪录片 “声” 动出圈 市场热度与文旅活力双线飙升

当《沿着纬度听中国》的镜头掠过北纬 30 度的云雾茶园,当茶农揉捻茶叶的窸窣声透过荧幕传来,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红茶,正以一种独特的 “听觉 + 视觉” 组合拳,在消费市场掀起热潮。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不仅让浮梁红茶的醇香飘出荧幕,更激活了当地茶产业与文旅融合的新动能。

Ai游江西
Ai游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