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篁岭的深秋,总在霜降后显露出最动人的模样。天刚蒙蒙亮时,几缕炊烟从徽派民居的檐角悄悄探出头,袅袅娜娜地往上飘,淡得像被晨光揉碎的薄纱,又似轻轻晕开的水墨。烟里裹着柴火特有的温吞香气,慢悠悠漫过覆了层薄霜的马头墙 —— 那霜白本带着几分清冷,却被这缕烟火气染得软了下来,为寂静的秋晨添上了一笔恰到好处的暖意。村口的老柿树就站在这份暖意里,枝桠间凝着薄薄一层素白,像披了件轻盈的霜色羽衣。
这棵老柿树,无疑是篁岭秋日里最惹眼的主角。它的枝干虬曲苍劲,带着岁月雕琢的纹路,安静地向天空舒展着;每一根枝梢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像缀满了红灯笼,热闹又喜庆。霜降在柿子上,没让果实失了鲜亮,反倒像为这 “灯笼” 蒙了层半透明的轻绡,让那抹红多了几分朦胧的柔美感。风轻轻吹过,树枝轻轻摇晃,带霜的柿子便在枝头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是秋光里的私语,悄悄诉说着属于这个季节的秘密。

顺着石板路往村里走,秋意便愈发浓郁地裹了上来。家家户户门前的晒秋竹匾,早已铺开了一整个秋天的斑斓:一串串红辣椒沾着霜花,像是裹了层薄薄的冰衣,红得更透亮;金黄的玉米粒铺在竹匾里,缝隙间凝着细碎的银霜,远远看去,竟像是把夜里的月光也收进了这谷物之中;还有橙黄的南瓜、褐色的豆子,在白墙黛瓦的映衬下,成了古村里最鲜活的色彩。那些白墙黛瓦的民居静静立着,偶尔有几片黄叶从枝头落下,飘在青石板路上,霜痕在叶片上留下淡淡的印记,让每一片落叶都成了一封被秋露浸过的信,写满了深秋的诗意。
等日头渐渐爬高,柿子上的霜露便慢慢消融了,露出更鲜润明亮的红色,在阳光下透着诱人的光泽;山间的雾霭也渐渐散去,远处的乌桕树红得似火,枫叶染成了透亮的金黄,一旁的松柏却依旧保持着苍劲的翠绿 —— 这红、黄、绿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映着山下素净的徽派民居,像一幅被精心晕染的油画。
原来,篁岭的霜降从不是秋天的收尾,而是为这一季的丰饶落下的一枚温柔印章。霜落之后,柿子的甜度愈发醇厚,秋色也沉淀得更加浓郁,古村的轮廓在秋光里愈发清晰。风里满是岁月静好的气息,既有丰收过后的恬淡余韵,也藏着对冬天到来前,那份从容不迫的等待。走在这样的篁岭,连脚步都忍不住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份深秋独有的温柔。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您当前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