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鄱阳湖腹地的吴城镇草洲如毯,芦荻翻涌成金色波浪。一群白枕鹤振翅掠过湖面,翅尖划破粼粼波光,观鸟爱好者的快门声与鸟鸣交织,为这座“候鸟小镇”注入勃勃生机。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从鄱阳湖到千年鸟道,江西凭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的独特区位,让翩跹候鸟化作生态“流量”,催生出蓬勃的观鸟经济。
如今的观鸟经济,早已跳出“举镜拍照”的单一模式。在江西遂川县营盘圩乡,蜿蜒山路串联起藏在林间的民宿与农家乐。“以前守着山吃老本,现在候鸟成了‘金凤凰’。”客家云海民宿老板曾发笑得合不拢嘴,他的民宿在今年观鸟旺季天天满房,收入比去年涨了六成。依托千年鸟道的生态优势,遂川县打造“观鸟—科普—休闲”完整链条,200多家农家乐应运而生,带动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相关林下经济年营收更是突破3000万元。
差异化体验让观鸟经济更具活力。吴城镇今年全新推出的“观鸟研学之旅”,将狮子山观鸟点与航天科普馆、星空营地串联,针对亲子、情侣设计专属套餐。“游客不再是匆匆过客,他们会停留两三天,白天追鸟,晚上看星。”小镇运营经理谢红燕介绍,多元化场景让“打卡式观鸟”变为“沉浸式体验”。这种转变在全国多地同步上演,福建明溪的定制观鸟团、云南版纳的雨林观鸟线、安徽黄山的摄影专线,都让观鸟游愈发个性化。

新业态催生新职业,“鸟导”便是其中的代表。婺源人余鹏海从事这行多年,如今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鸟博士”,不仅能精准定位鸟群,还能讲解鸟类习性与生态知识。“这个冬天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下个月,接待过三十多个国家的观鸟爱好者。”余鹏海的经历并非个例,在江西上饶、福建明溪等地,观鸟向导、专属送餐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让观鸟体验更贴心。
生态流量正稳步转化为经济“留”量。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上饶婺源、余干等地凭借观鸟经济,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逾1亿元。“观鸟经济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江西省文旅厅副厅长周建文表示,海内外游客循着鸟鸣而来,带动了采摘、研学、摄影等相关产业发展。对于观鸟经济的长远发展,省野保协会观鸟专委会主任余志标建议,既要守护好鸟类栖息地的生态本底,也要通过人才培训、资格认证等方式,培育专业“鸟导”队伍,让这只生态“金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您当前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