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凿齿墓位于分宜县洞村乡枣木山。清乾隆四十六(注:公元1781)年重修,墓址座北朝南。墓于2008年重修。习凿齿于公元379年由鄂入赣,定居新余白梅。习凿齿也就成了白梅乃至江西习氏开基之祖。此后,习氏子孙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新余,走出江西,再迁河南、陕西等地。因此,习凿齿墓作为历史名人研究的实物,对研究习氏迁徙及至古代人口迁移有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习凿齿墓
习凿齿墓位于分宜县洞村乡枣木山。清乾隆四十六(注:公元1781)年重修,墓址座北朝南。墓于2008年重修。习凿齿于公元379年由鄂入赣,定居新余白梅。习凿齿也就成了白梅乃至江西习氏开基之祖。此后,习氏子孙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新余,走出江西,再迁河南、陕西等地。因此,习凿齿墓作为历史名人研究的实物,对研究习氏迁徙及至古代人口迁移有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距仙女湖18公里,占地面积29.13公顷。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公园的设计与布局,力求体现傅抱石先生“阳春白雪”类的艺术风格,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以“雅”置景。现已建成傅抱石展览馆、东大门、南大门、钦风楼、醉笔楼、抱石湖、双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坚石关、三笑桥、红雨桥、儿童乐园……[详细]
会仙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的东部,在江口大坝的西南。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新余少年在此偶会下凡的毛衣仙女,并与其中最美丽最年轻的仙女佳偶天成,由此而得名。会仙岛背倚二座犬牙交错的鹭鸟半岛,虽然是块只有250平方米面积的弹丸之地,却是观光者通往主要景点的水土咽喉。岛上筑有会仙台,由会仙台和毛衣女下凡群雕两大部分组成。会仙台高约9米,平面为圆形,是带刹穹窿顶式艺术楼阁建筑,分为楼阁与楼座上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