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景德镇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一场场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吸引着全国游客慕名而来。这座沉淀千年陶瓷文化的古城,不仅在这个夏天绽放出全新活力,更以丰富的体验场景为 “夏日经济” 注入了强劲动能。从博物馆里的非遗盛宴到陶源谷的自然艺术之旅,从烟火气十足的夜经济到古窑中的传统技艺展示,景德镇精准捕捉不同游客的需求,成功跻身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
博物馆之夜:让非遗在创新中 “活” 起来
2025 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之夜” 系列活动,于 7 月 26 日至 8 月 24 日期间,每逢周末开启夜间开放模式,10 个夜晚共吸引约 20.3 万人次参与,成为暑期文旅的 “流量担当”。活动以景德镇陶瓷非遗为核心脉络,精心打造 “青花瓷之夜”“玲珑瓷之夜”“颜色釉之夜”“粉彩瓷之夜”“雕塑瓷之夜” 五大主题周,将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品类逐一呈现。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的身影成为最动人的风景。他们通过现场授课、技艺展演与互动体验,让观众近距离触摸陶瓷文化的温度。无论是青花的幽蓝雅致、玲珑瓷的剔透灵动,还是颜色釉的绚烂多彩、粉彩的柔美细腻,亦或是雕塑瓷的惟妙惟肖,五大主题层层递进,为观众构建起一套脉络清晰、内容鲜活的非遗知识体系。孙立新、蔡德娥、詹开华、陈烙铭等非遗传承人,更是将世代相传的技艺与背后的匠心故事,转化为可观看、可触摸、可交流的活态展示,让深度文化对话与创新传播在博物馆的夜晚自然发生。
为贴近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与需求,“博物馆之夜” 还融入了多元潮流业态。讲座、品茗、插花、戏剧演出、戏曲欣赏等活动轮番上演,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刻板印象。7 月 26 日晚,陶侃剧场带来的专场话剧《青花瓷》,以诙谐幽默的剧情演绎景德镇白瓷与 “苏麻离青” 的相遇故事,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8 月 16 日晚,“瓷中有戏 黄梅百年” 主题活动在展厅拉开帷幕,《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唱段悠扬婉转,展厅内陈列的黄梅戏题材陶瓷雕塑与舞台上艺术家的灵动表演相互映衬,让观众在粉彩瓷艺术与黄梅戏的双重熏陶中,沉浸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插花雅集、宫廷茶艺体验、汉服游园、鱼灯手工制作、素坯彩绘等互动项目,将陶瓷美学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不仅吸引了各年龄层游客参与,更激发了年轻人主动传播的热情,让陶瓷文化在社交平台上持续 “破圈”。
陶源谷:在山水间邂逅艺术与慢生活
作为景德镇新晋文旅地标,陶源谷凭借 “自然山水 + 艺术氛围” 的独特组合,成为暑期游客逃离喧嚣、享受慢生活的热门之选。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相依,秀丽的自然风光中,散落着私人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轻奢餐吧与特色民宿,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营造出 “一步一景、一景一艺” 的惬意氛围。
在陶源谷,“亲手创作” 成为游客最喜爱的体验方式。在瓷源境体验区,游客可以尝试微陶制作与玻璃塑形,指尖与陶泥、玻璃的亲密接触,让大家亲身感受材料在手中逐渐成型的奇妙过程;区域内密集分布的美术馆、艺术馆与国瓷馆,不仅展示着各类陶瓷艺术精品,还会定期更新主题展览,让游客随时能邂逅不同的创作灵感;百工百匠非遗基地里,老匠人坚守传统,现场演示陶瓷成型、雕刻等古老技艺,让游客直观感受非遗传承的坚守与温度;而极具氛围感的三宝手作集市,更是聚集了陶艺、布艺、木器、银饰等各类手工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亲手制作专属手作,将一段独特的陶源谷记忆转化为可带走的 “时光信物”。
为保障游客体验,陶源谷景区在暑期(7 月 20 日至 8 月 31 日)的周六、周日实行交通管制,每日上午 9 点至下午 4 点,未提前申请报备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均禁止驶入景区。景区同步开通摆渡车服务,15 元即可享受全天无限次乘坐,沿途站点随招随停,既缓解了景区交通压力,也让游客能够从容漫步,慢慢欣赏山水与艺术交织的美好风光,真正实现 “沉浸式” 游玩。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