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渐近,赣鄱大地的暑气尚未完全褪去。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谷景区正以独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 每当夜幕降临,悬崖民宿群的千盏灯火次第亮起,璀璨灯火与嶙峋山势交相辉映,宛如传说中的 “天上宫阙”;身着飘逸汉服的游客漫步山谷,衣袂翻飞间,仿佛穿越进缥缈灵动的 “仙侠世界”,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
谁能想到,如今这座网红景区的核心区域 —— 坐落于灵山北麓的望仙村,曾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坐拥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独特的地质资源曾让它成为当地重要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在产业鼎盛时期,近 200 条花岗岩生产线昼夜运转,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石材加工一度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粗放的发展模式埋下了隐患:无序开采导致山体千疮百孔,落后的生产工艺让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呛人鼻腔,清澈的峡谷溪水被工业废水污染,变成了浑浊不堪的 “牛奶河”,曾经的绿水青山蒙上了厚厚的 “尘埃”。
“那时村里到处是石材废料,连呼吸都觉得不舒服。” 望仙村党支部书记徐思林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唏嘘不已。痛定思痛后,当地政府在 2007 年果断按下 “暂停键”,全面关停望仙乡所有石材加工企业,彻底斩断污染源头。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同步启动 —— 施工人员清运废弃矿渣、修复破损山体、治理污染水体,用愚公移山般的坚持,让满目疮痍的土地逐渐恢复生机。
生态修复为发展 “留白”,文旅融合则为乡村 “添彩”。在修复生态的基础上,望仙乡主动寻求转型,引进专业文旅公司,围绕 “山水 + 人文” 做文章,逐步将望仙谷打造为集山水观光、民俗体验、沉浸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旅游区。曾经废弃的矿坑,经过创意改造成为视野开阔的 “悬崖咖啡馆” 和 “峡谷观景台”,游客在此品茗赏景,尽览山谷风光;落差 120 米的裸露岩壁上,栈道蜿蜒、民宿错落,搭配绚丽的灯光秀,摇身一变成为 “悬崖上的仙侠世界”,成了景区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景观。
“景区火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徐思林的话语中满是自豪。随着望仙谷景区运营日趋成熟,“悬崖仙侠” 的 IP 在各大网络平台爆火,不仅让当地村民吃上了 “旅游饭”,更带动周边乡镇餐饮、住宿、文创等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村民嗅到商机,选择返乡创业 —— 目前,周边乡镇已开出超千家民宿、近四百家农家乐,10 万群众直接或间接受益,户均年增收约 25 万元,乡村振兴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充分迸发。
望仙乡本土青年吴文强,是最早一批返乡创业的 “吃螃蟹者”。“一开始就想着开家民宿试试水,没想到游客越来越多。” 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吴文强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民宿,到后来增设汉服体验馆,再到如今开起主打乡土风味的餐馆。每到节假日高峰期,他的餐馆一天营业额就能突破 5 万元,仅民宿业务每年营收就超 200 万元,成为返乡创业的成功典范。
“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彼此照亮。” 同样看好望仙谷旅游潜力的返乡青年王斌,有着更细致的规划。他瞄准追求高品质度假体验的客群,打造了一家 “轻奢 + 自然” 风格的精品民宿,将现代舒适设施与山野自然意境巧妙融合。不仅如此,王斌还在筹备当地最大的户外营地,计划通过营地活动,让更多游客了解望仙谷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手艺的独特魅力。
望仙谷的吸引力,早已跨越国界。来自厄瓜多尔的克里斯琴(Cristian Fernandez),在假期开启了他的中国之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看到望仙谷的照片,便立刻被这片 “美丽又神奇” 的土地吸引,专程前来 “打卡”。“这里的风景和村庄太迷人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奇妙联结。” 克里斯琴的赞叹,道出了许多海外游客的心声。
据景区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望仙谷接待游客总量突破 310 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达 80%,年轻游客群体占比超 70%,成为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文旅目的地。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望仙谷也加快了 “走出去” 的步伐,逐步开拓海外市场,2024 年海外游客接待量已超过 15 万人次,让 “中国仙侠风” 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