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江西旅游网。
2025年09月25日,星期四 中国
旅游资讯
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景点快讯

千年道文化如何圈粉年轻人?鹰潭龙虎山给出答案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9月25日

悬崖峭壁之上,古越族升棺表演复刻着千年丧葬习俗,让尘封的历史有了鲜活载体;夜幕星河之下,《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铺展开 “道法自然” 的画卷,让抽象哲思化作沉浸式体验。近日,记者随 “循千年文脉・访‘智’造铜都”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鹰潭龙虎山景区,在山水与人文的交融中,探寻厚重历史文化 “活起来” 的密码 —— 这份答案,藏在鹰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每一处实践里。

科技为笔:山水作幕,道韵新生

如何将 “道法自然” 这类抽象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游客可感可知的体验?龙虎山给出的方案是:以科技为笔,为山水注入文化灵魂。

当夜幕降临,龙虎山的丹霞地貌便成了天然舞台。全球最大的自然投影幕布上,《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拉开帷幕:全息投影让《道德经》的文字在岩壁间流转跳跃,智能灯光为山峦披上梦幻霓裳,游客乘坐移动观演席顺流而行,仿佛在道文化的长河中穿越千年。“这不只是看一场演出,更像被文化紧紧‘包裹’。” 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先生的感慨,道出了科技赋能的精髓。

鹰潭市文旅投集团营销总监王乾一解释:“我们用‘文化 + 科技’的融合方式,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哲学理念,变成了有画面、有温度的沉浸体验,让道文化真正触达人心。”

互动为桥:转角遇 “道”,入画成景

文化要走进游客心里,既需宏大叙事,更要细微触动。在龙虎山,一场场 “转角遇到的文化”,正在打破传统游览的边界。

在景区游客中心,身着古装的扮演者随时可能带来惊喜:张天师讲经、徐霞客论景,六位历史名人以 “道韵微表演” 的形式与游客互动,快闪舞蹈搭配生动解说,瞬间激活了静态的游览空间。“我们以‘问道、修道、得道’为脉络,把文化融入每一段游览动线。” 王乾一表示,这种打破舞台限制的表演,让文化从 “被动观看” 变成了 “主动邂逅”。

泸溪河上的 “森系竹筏” 更是将互动体验拉满。竹筏以藤蔓绿植打造出 “绿野仙踪” 的意境,行至河中,喷雾装置缓缓开启,山水瞬间化作水墨长卷。筏工化身文化向导,细细讲述 “十不得” 景点的传说,抬头可见悬崖上的古越悬棺表演,让一段漂流之旅成为 “人在画中游,景中读文化” 的奇妙体验。

业态为脉:跨界融合,留住记忆

让游客从 “看过” 变为 “记住”,从 “打卡” 变为 “回味”,关键在于创新文旅融合业态。龙虎山以跨界思维,为文化体验注入更多可能性。

“动漫 + 旅游” 的碰撞尤为亮眼。景区与现象级国漫《一人之下》深度联动,举办主题动漫嘉年华;在古越水街打造 “谷子经济” 街区,引入潮玩手办工坊、二次元赛事等业态,成功将 “二次元流量” 转化为实体经济活力。

文体旅融合则让山水有了更多 “动感”。景区连续 11 年承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构建 “赛事引流 + 多元消费” 的体育旅游模式;同时推出速降、桨板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青山碧水间感受运动乐趣。

据悉,国庆假期前,景区还将完成 “道韵微表演” 的全面升级,并推出泸溪映像旅拍、道文化主题高空栈道夜游等新项目,进一步丰富体验维度。

从科技赋能的实景演出,到互动创新的微表演,再到跨界融合的新业态,鹰潭龙虎山始终围绕 “静态观光转向动态体验” 的核心发力。正如王乾一所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游客不仅‘来过’龙虎山,更能‘读懂’龙虎山,把这里的道韵文脉,变成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这,正是文化 “活起来” 的最佳注解。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相关推荐

庐山市:游客乐享美好时光

近日,庐山市东林莲华境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园内随处可见驻足游览的游客,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热闹的人气相互交融,成为当地新晋热门打卡地。

婺源县:乐享“晒秋”

金秋九月,婺源县的乡村已然化身色彩的海洋。层层叠叠的晒架上,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橙艳的南瓜、酱紫的茄子错落铺开,与黛瓦白墙的徽派古村相映成趣,构成了独属于秋日的 “晒秋” 盛景,既晒出了农家的烟火气息,更晒满了丰收的饱满喜悦。

Ai游江西
Ai游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