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瓜果飘香的时节,鄱阳县四十里街镇中家塘村的沪鄱有机葡萄种植园里,百亩葡萄进入了丰收季。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引得不少游客专程赶来,亲手采摘、品尝这份清甜,感受田园间的乐趣。
步入种植园,眼前是一派规整的景象:一垄垄葡萄架排列得错落有致,藤蔓爬满支架,枝叶长得郁郁葱葱。架下,一串串葡萄晶莹透亮,颗颗饱满圆润 —— 有的紫得发亮,在阳光下像一串串紫色的宝石;有的带着淡淡的青绿色,透着清新的果香。满园的葡萄香气四处弥漫,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不少市民听说这里的葡萄有名,特意结伴而来,一手提着果篮,一手小心翼翼地剪下熟透的葡萄,在采摘的过程中亲近了自然,也让味蕾尝到了新鲜的甜。
“早听说这儿的葡萄品种多、味道好,今天就约了朋友过来摘。你看这葡萄,又甜又好看,摘得过瘾,吃得也开心!” 游客王女士手里拎着刚摘满的果篮,笑着说道。
种植园的负责人陈振香,之前在上海打了不少年工。后来想着要方便照顾家里,便回到了村里,和妻子一起琢磨着利用村里肥沃的土地搞种植。他们专门学习了葡萄种植技术,又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挑了 “夏黑”“阳光玫瑰”“巨峰” 这些适合生长的品种。种葡萄的这些年,他一直抱着 “绿色、有机、无公害” 的想法打理果园,从施肥到管护都格外用心。
种葡萄是个费人力的活儿,从栽种、修剪到采摘,园里常年需要人手。自从葡萄园长起来后,附近不少村民都来这儿找了活儿干,不用出村就能挣到钱。这有机葡萄种植,慢慢成了当地能让老百姓增收的产业,“农旅融合” 的路子也给乡村振兴添了把力。
除了葡萄,陈振香还种了火龙果、水稻,栽了苗木,甚至建了大型冷库,把种植、存储串了起来,朝着多元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方向往下做。其实这些年,四十里街镇也借着离城区近的地理优势,把 “农旅融合” 当成了发展的方向。镇上不光鼓励种葡萄,还大力培育火龙果、杨梅、草莓、马家柚、甘蔗这些特色果蔬,就想着把地方打造成一个能摘果子、能休闲观光、还能搞农事研学的 “采摘小镇”。这么一来,既让城区居民多了个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也给乡村振兴攒了新的劲头。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