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江西旅游网。
2025年08月30日,星期六 中国
旅游资讯
推荐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景点快讯

三清天下秀 光影耀全球

江西旅游网 2025年08月30日

八月的三清山,云雾如轻纱漫卷,霞光似金幕铺展。8 月 30 日,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摄影师将携专业设备汇聚于此,用镜头捕捉这座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的壮阔与灵动。当快门声即将在山间响起,人们不禁好奇:为何是三清山,能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 “光影焦点”?答案,藏在它亿万年的自然史诗、千年的人文积淀,以及向世界敞开的怀抱里。

山水之奇:亿年雕琢的 “自然艺术品”

三清山的每一块岩石,都是地球书写了亿万年的 “时光日记”。2 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的巨大力量将深埋地壳的花岗岩抬升,塑造出山脉的雏形;此后千万年间,风雨、流水、冰川如同细腻的雕刻师,将岩体打磨成 48 座形态各异的奇峰、89 处栩栩如生的怪石 ——“东方女神” 静坐云端,眉眼低垂似含温婉;“巨蟒出山” 昂首挺拔,鳞甲分明欲破苍穹,每一处景观都堪称 “自然的鬼斧神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评价:“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和山峰,栩栩如生的花岗岩造型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这份认可,正是对三清山 “山水之奇” 的最佳注脚 —— 这里不仅有花岗岩的刚劲,更有云雾、植被赋予的灵秀,四季更迭中,晴时峰峦清晰,雨时云海翻腾,每一刻都有不同的风景,为摄影提供了无限可能。

人文之厚:千年不息的 “道韵传承”

若说自然景观是三清山的 “骨架”,那千年道文化便是它的 “灵魂”。东晋年间,葛洪在此结庐炼丹,首开三清山道文化之先河;唐末王鉴归隐山间,续写道法传承;至明代景泰年间,三清宫依山而建,以 “八卦布局” 融入山水,殿宇、亭台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被誉为 “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如今,山间的摩崖石刻仍留存着古人的题咏,丹井丹炉见证着千年的香火,晨钟暮鼓里藏着道家 “天人合一” 的哲思。苏东坡曾挥毫赞曰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秦牧则称其为 “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自然山石与人文信仰在此交融 —— 登山时,既能见奇峰怪石的壮丽,也能遇道观古建的清幽;驻足间,既能感受自然的磅礴,也能触摸文化的温度,这种 “山水与道韵共生” 的独特气质,让三清山成为远超 “风景” 的文化符号。

开放之姿:走向世界的 “文旅名片”

从一座区域性名山,到吸引全球游客的 “世界级目的地”,三清山的 “开放之路” 清晰而坚定。2008 年,它以全票当选世界自然遗产,正式跻身 “全球自然瑰宝” 行列;此后,又相继拿下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5A 级景区等 “金字招牌”,成为江西文旅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为了让 “世界最美山岳” 真正实现 “无国界共享”,三清山持续优化国际服务:加密至韩国、东南亚等地的境外航线,方便国际游客直达;推出多语种智慧导览系统,让不同国家的游客都能读懂山间故事;修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态栈道,既保护自然环境,也让游览更安全舒适。如今,三清山的境外游客年增幅稳定保持在 30% 以上,韩国连续多年成为最大入境客源国,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跨越山海,来感受这座花岗岩名山的魅力。

光影之约:镜头背后的 “文化对话与产业共振”

此次国际摄影师齐聚,绝非一场单纯的 “视觉盛宴”,更承载着 “文化交流” 与 “产业赋能” 的双重意义。当来自不同国家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三清山,东方山水美学与西方摄影视角碰撞,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成了 “跨语言的文化使者”—— 它不仅能让世界看见三清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更能将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传递到全球。

同时,摄影大赛也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传播,三清山的民宿、研学、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将获得更多关注:游客可能因一张云海照片而来,住进山间民宿;学生可能因一组地质摄影,参与花岗岩研学;更多创业者可能看到这里的潜力,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形成 “摄影引流 — 产业发展 — 游客增多” 的良性循环。

未来之盼:从 “网红名山” 到 “世界名片” 的进阶

“我们希望用影像的力量,让世界看见三清山,也让三清山看见世界。”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国际摄影大赛打造成常态化活动,构建一座 “永不落幕的光影博物馆”。这里不仅欢迎摄影师来捕捉瞬间的美,更期待他们用镜头讲述三清山的故事 —— 岩石的历史、道教的传承、山民的生活,让每一张照片都成为连接三清山与世界的纽带。

从吸引国际摄影师打卡,到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目的地,三清山正在一步步从 “网红名山” 向 “世界名片” 进阶。未来,当更多人通过镜头、通过亲身体验认识这座山,它将不再只是一座 “美丽的花岗岩山”,更成为承载中国自然之美、文化之韵的 “世界级符号”,在全球文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

相关推荐

弋阳籍烈士、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独立第一团团长王丰庆魂归故里

8 月 28 日,弋阳县樟树墩镇大港村公墓区,继子王福成颤抖着将一抔来自江苏常州的热土,轻轻撒在爷爷奶奶墓旁 —— 这抔土,取自 85 年前王丰庆烈士牺牲之地,如今终于伴着英烈 “归乡”,为这场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等待画上圆满句号。

解锁打卡新场景,南昌豫章书院“书院桥”9月初迎客

作为南昌市 2025 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备受关注的豫章书院游览步道项目 “书院桥” 已全面完工,计划于 9 月初对市民游客开放。这座聚焦市民休闲打卡需求的景观桥,将成为南昌新晋网红打卡地。

Ai游江西
Ai游江西